close
除了小時候映象深刻的《湯姆歷險記》,而認識了作者馬克吐溫,大概對他的印象,就是他居然批評《傲慢與偏見》的作者Jane Austin,讓我覺得他真是個大男人主義的傢伙;另外就是,認為他說『如果我們出生時是80歲,然後慢慢接近18歲,這樣的人生必定更快樂...』是有那麼點道理的...


Life would be infinitely happier if we could only be born at the age of eighty and gradually approach eighteen. 而《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 - 班傑明的奇幻之旅》,就是因為這句話的靈感而產生的一個故事。

如果人一出生,就先學會生命總是會消逝這件事,是殘忍的?還是正確的?我想我的答案是後者。

我本身也是成長在一個母親堅持孩子不該太早知道"生命會消逝"這件事的環境裏,但我的人生卻不斷的出現了"反對"的經歷。我想這並不是特例,而是每個人都會經歷的過程。因此,孩子就算還小,也該早早學會這道理。因為我領悟到,生命會消逝不殘忍,殘忍的是讓他因為不懂得也不知道“珍惜”,而只得到了後悔與傷心。

Benjamin在老人院裡遇到一個教他彈鋼琴的老婦人,有段很棒的對話。
他問她『我們為何要失去?』
她說『失去一個人,是為了讓我們能知道,原來這個人對我們來說,是多麼的重要...』

因為懂得放手,所以得到更多。我想,這幾年我學習到這件事。

孩子的我們,以為週遭的全世界都不會改變。但當我們成長,學習到人生的"得到"總是伴隨著"失去"後,我們才開始學會把握學會放手,雖然還是忍不住的夢想著天長地久。

班傑明被硬生生的放到不能夢想天長地久的人生裡,因為他人生的步調是與所有人相反的。是因為這樣,所以他知道要全心全意的好好活著嗎?

他到處去流浪,以非常開放的心去認識各式各樣的人,並以一種釋懷帶點漂泊的心情去經營著他的生命。這到底是因為這樣相反的人生,所造就的個性?又或是純粹作者偏愛馬克吐溫,所以也把班傑明塑造成有著類似職業與興趣的個性?(馬克吐溫年輕時當過船員,愛寫作愛旅遊)

但無論如何,這樣的人生態度,對於大部分愛執著、帶點偏執且老愛緊抓著什麼的我們,無疑也是個很好的說教。

這樣的人生將會更精采吧?!因為永遠不知道下一秒的世界會是怎樣的世界,而這樣的我們會更快樂吧?!因為花時間開心、愛一個人都不夠了,哪還捨得要浪費在吵架與使性子中呢?

而最讓我羨慕,覺得班傑明很幸福的,是整部片的最後。因為誰不希望,能在心愛的人的懷裡,離開呢?

希望我簡短又努力不帶到內容的分享,不會破壞大家看電影的興致囉!畢竟台灣是下禮拜才上映...,也推薦給喜歡偶爾反方向思考人生的你囉~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iss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1) 人氣()